400-6719-177
- 傳真:0533-7321911
- 郵箱:4744374@qq.com
- 辦公地址: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辛化路2158號
合作客戶:大連大學
大連大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949年4月成立的大連大學(1950年7月大連大學建制撤销,1978年10月成立大连工学院旅大分校,后为大连工学院分院,1983年11月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独立办学更名为大連大學)、1948年3月成立的关东文法专门学校(后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0年10月成立的旅大市卫生学校(后为大连市卫生学校)。1987年10月,大連大學、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大连市卫生学校三校合一,组建新的大連大學,大連大學设工学院、师范学院、医学专科学校。2008年12月,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并入大連大學。
多年来,大連大學在先进大学文化的引领下,坚持“城市大学服务城市、地方大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目标,秉承“让每个人都成功、让每个人都快乐”的核心理念,发扬“立德树人、崇学笃行、兼容并蓄、创新超越”的连大精神,倡导“崇尚学术、崇尚科学”的优良校风,团结奋斗,坚持“以贡献求支持、求发展”,实现了跨越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法学、经济、教育、文学、艺术、历史、理学、工学、医学、管理10大学科门类,主要办学指标和综合办学实力进入辽宁省高校前列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单中,我校位居178名,位列省内高校第7名,大连高校第4名。
學校現有教職工6400余人(含2所附屬醫院)。校本部教職工1600余人,正高職171人,博士生導師1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61人,專任教師981人。學校堅持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實施“金普學者”系列計劃,大力強化“大連市人才儲備基地”的功能。目前,學校有長江學者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選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人,遼甯省攀登學者1人,遼甯特聘教授9人,省高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7人,遼甯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選23人,遼甯省優秀教師3人,遼甯省優秀專家7人,遼甯省“興遼英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人,遼甯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8名教師入選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9名教師入選省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大連大學现有19个一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二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共有7个省重点(培育)学科,8个学科入选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个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1个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学校设有29个学院,63个本科专业,2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含研究生1000余人)。
学校占地面积12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8万平方米,藏书170余万册。由综合体育馆、中心体育馆、网球馆、游泳馆等组成的体育场馆面积达2.07万平方米,体育设施达到国际比赛标准。
學校以人才培養爲根本任務,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校建有國家級特色專業、一流專業、新工科建設及卓越計劃項目8個,國家大學生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國家級雙語示範課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級“十二五”規劃教材2部、國家級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建有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含建設單位)及省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12個、省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3個、省級示範性專業、特色專業、品牌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重點支持專業、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轉型發展試點專業、轉型發展示範專業、國際化試點專業23個,遼甯省一流本科教育示範專業7個,省級精品類課程27門,省級“十二五”規劃教材7部,省級教學團隊6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個,是省微電子通信與IT産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學校以科技創新推進事業發展,科研實力顯著增強。學校擁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院士工作站1個,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和遼甯省創新團隊6個,建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遼甯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個、遼甯省協同創新中心2個,3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和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以及24個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近年來,學校承擔國家級項目始終處于省內高校的前列,年全口徑科研經費超億元;承擔了國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標志性項目。學校先後獲批7項國家科技獎,覆蓋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獲批近百項省部級科技獎。在2018年,學校再獲國家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遼甯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教育部技術發明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及其他省部級獎高質量獎8項,獲遼甯省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學校發表SCI、SSCI、EI、CSSCI等檢索論文1300余篇次,獲授權發明專利482項,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1項國防科研成果參加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14項軍民融合科技創新成果參加“遼甯省第一屆軍民融合成果展”。學校被評爲國家知識産權試點單位和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在2018年中國大學教育部科技獎勵排行榜中,學校位列全國高校第57名,省內高校第3名。我校科技創新能力已步入全國地方高校的前列。
学校发挥综合性地方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紧密围绕大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等为引领的优势学科群,积极服务大连“两先区”建设,推动了信息、软件、制造、材料、医药、旅游、自贸、现代农业等行业的发展,同时为智慧大连、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民生工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智力支持。学校注重智库建设,积极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百人担任国家、辽宁省及大连市各行业的智库专家,每年均承担一批政府委托项目,提交的资政建议获得中央、省、市等主要领导的批示和相关部门的采纳。在送文化下乡、科技扶贫、科学普及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肯定。
学校注重教育国际化建设,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吸引海外智力为我校及大连市服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韩国等18个国家的134所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多所高校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师资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生短期交流等国际化人才培养合作,与多个海外团队开展了国际科研合作、智库合作等,每年均邀请一批海外知名专家到我校交流,并有部分专家被聘为客座教授。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号召,承建了“教育部环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并分别在塞舌尔大学和科摩罗大学建设了孔子学院。学校的办学内涵不断丰富,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也助力了大连市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目前,大連大學以教育部“双一流”建设为契机,进入了加快创建“全国一流教学研究型地方大学”奋斗目标的新的发展阶段。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与“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学校工作全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地方能力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为保证,以“调结构、建特色、强管理、促服务”为核心,全面实施“文化铸校、依法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方略,立足大连,服务辽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培养“会做人、能做事,会学习、能创新”,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未来五年,学校将力争实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突破,若干学科进入全国地方高校前列,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显著的全国一流教学研究型地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