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溫州大學新材料與産業技術研究...
-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 · 山東省化工研究院
- · 青島科技大學
- · 昆明理工大學
- · 平頂山學院
- · 浙江工業大學台州研究院
- · 遵義師範學院
-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中國藥科大學
400-6719-177
- 傳真:0533-7321911
- 郵箱:4744374@qq.com
- 辦公地址: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辛化路2158號
平頂山學院
平頂山學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平顶山市新华区白龟湖畔、国鼎山上,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
平頂山學院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10月的平顶山师范学校。1977年8月经批准在平顶山市师范学校附设大专班,于1984年改为平顶山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2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河南省关于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部署要求,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是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建校以来,平頂山學院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在一代代学院人的不懈努力中,逐渐形成了“严谨求实,和谐自强”的优良校风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奉献”的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目前学校正在加快推进省示范校二期(2021-2025年)建设。
學校現有湖濱和崇文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54.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5萬余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6億元,館藏圖書302.5萬冊。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0706人,各類成人教育學近13000人;教職工16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10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曆(學位)教師900余人,高級職稱教師400余人。有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河南省優秀教師、模範教師16人,河南省教學名師3人,4人入選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聘請包括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等領軍人才在內的一批特聘教授和兼職教授。學校建有體育訓練館、音樂廳、演播廳等,文化體育設施齊全。
學校堅持立足地方服務行業,逐步形成了以工科等應用學科爲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布局。學校設有18個教學單位,有54個本科專業,涵蓋工、管、理、文、醫、教、經、法、藝等九個學科門類。重點建設電氣信息類、化工環境類、經濟管理類、文化創意類、教師教育類、醫療衛生類六大學科專業群。獲批1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4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門國家級一流課程、31門省級一流課程等省級以上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100余個。
學校擁有一批實力較強的科研機構及技術開發基地。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化學工程、生態學、廣播電視藝術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等5個省級重點學科;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生態經濟型木本植物種質創新與利用重點實驗室等2個河南省重點實驗室,1個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河南省國際聯合實驗室,1個中原學者工作站,1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工程實驗室和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河南省高校新型品牌智庫、1個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1個省級創新型科技團隊;學校是中國北方陶瓷産品設計師培訓基地、河南省文化改革發展人才培養基地、河南省文化産業發展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基地、河南省全媒體科普傳播中心創作基地。
學校圍繞行業、企業需求,開展協同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學校與平高集團等聯合開展高壓智能電器研發,湧現了一大批自主知識産權成果,在中石油陝西長慶油田、平高集團、美國伊頓電氣、皖電東送等國內外企業及重大工程中得到了成功應用。研發的IST-701無線放電定位系統,功能替代了進口産品。采用無損檢測技術開發的變電站接地網多通道檢測系統,使變電站接地網腐蝕檢測的效率提升10倍以上,實現了非開挖而進行接地網腐蝕支路的精准定位,使變電站接地網腐蝕檢測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與中國林科院、河南省林業廳三方共建低山丘陵區生態修複重點實驗室,建立了低山丘陵區生態修複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研發基地,建有國家林業局林業行業公益性項目試驗基地,加入了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資助的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完成了一系列國家、省、市級重大項目,爲河南省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合理利用與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彙聚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區域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出版系列著作,拍攝高水平影視作品,與地方主流媒體合作開辦電視欄目等,對區域文化的挖掘、傳承與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陶瓷研究所承擔的唐代花釉瓷複仿制作技術項目,恢複了失傳千年的唐代花釉瓷制作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在此基礎上,魯山縣建立了魯山花瓷産業園。出版“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大全》,全集共12卷,收錄了20世紀大陸及台灣地區各瓷區代表性窯口的4000余件作品,對20世紀中國陶瓷雕塑的發展進行了較爲系統、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填補了中國陶瓷雕塑研究領域的一項空白。學校舞龍舞獅和柔力球兩個特色項目多次在國家級比賽中榮獲金獎,龍獅隊先後受邀赴韓國、意大利進行文化交流,受到國內外主流媒體關注和報道。學校雅樂團在第五屆北京傳統音樂節上再現了古應國宮廷禮樂文化,受到海內外同行矚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英国、美国、西班牙等30余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西班牙马拉加大学合作举办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与韩国庆云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获批河南省第一家以西班牙语为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平頂山學院西班牙语中心”。与平顶山市政府、平煤神马集团、平高集团、大河网、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等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立了8个产业学院,建成了全国首家鲲鹏产业学院,尼龙新材料学院获批河南省首批省级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与河南省信访局、平顶山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合作共建了河南人民信访与社会问题研究院、平顶山市文化产业研究院等新型智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
學校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課外科技學術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蓬勃開展。近三年,學生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中國機器人大賽、全國信息技術水平大賽等各類大學生技能競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勵3000多項。學校先後多次被評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單位、“河南省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先後榮獲“河南省文明校園”、“河南應用技術類型十佳示範高校”、“河南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學校將在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事業發展高質量,努力踐行“崇德尚能、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堅持“質量立校、人才興校、科研強校、特色名校、開放活校”的發展戰略,爲早日建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強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鬥!